通往幸福之路
password
Sub-item
type
status
date
summary
tags
icon
Parent item
slug
category
《人类简史》是这两年我反复阅读的一本书,其中的第十九章 讨论了自己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幸福。本文试图归纳其中 所提到的关于幸福的几类观点,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物质决定论
第一种观点,我把它称之为「物质决定论」。 人们通常认为,幸福取决于客观处境, 等到考入名校/年薪百万/找到真爱时便一定会幸福。 这是关于幸福最普遍的一种观点,却并不一定正确。 心理学家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
一个是金钱与幸福的关系。简单来说,对于穷人而言,金钱 的确可以带来幸福,但对于已经温饱无虑的人而言,再多的钱 也无法影响幸福。
相较金钱,人际关系对幸福的影响更为明显。 其中更以婚姻关系为甚。实验结果显示, 美满的婚姻与幸福程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
令人吃惊的是疾病与幸福的关系。 我们通常认为疾病会极大的影响人们的幸福程度,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在疾病没有显著恶化的前提下,患病初期患者的幸福程度会显著下降, 但数月之后便恢复到患病之前的水平。
期望决定论
另一种观点指出,幸福不取决于客观条件,而在于主观期望与客观条件的差异。 客观条件的提升不一定带来幸福,是因为我们的主观期望也随之膨胀。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毕竟谚语也有"知足常乐"的说法。
如果幸福取决于期望,那么互联网的发展, 很有可能都在使我们越来越不幸福。不管在自己的小领域有多少成就,信息的充分流通 总让我们接触到更多出色的人。知乎以前有句口号,叫做「看到更大的世界」, 而如果看到更大的世界让我们更加焦虑,相信很多人更愿意做一只快乐的井底之蛙。
化学决定论
在幸福这个问题上,生物学家快刀斩乱麻,从纯粹科学的冷酷视角指出 ,幸福从根本上来讲是由人脑的生化系统所决定的, 包括我们的神经元、突触和各种神经递质(血清素、多巴胺、催产素)。
这种观点当然自有其实验支撑, 但我们也容易发现,这似乎是与心理学家的结论是相矛盾的。如果幸福由我们内在的 生化系统决定,那为何婚姻、金钱等外界因素会对我们的幸福产生影响呢?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些解释,但我认为都有些牵强与离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 "原因"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我们完全可以承认幸福由人脑的生化系统所 决定,但同时外界客观因素也在影响着我们大脑的生化系统, 从而间接影响我们的主观幸福感。 比如,中彩票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抑郁症也会显著的改变大脑的解剖结构。
按照这种观点,提升幸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药物。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便 描述了这种图景。在未来世界里,人们依靠一种叫做 soma的药物忘掉烦恼、获得幸福。一切都以物质条件发展作为目的,思想被视作危险的事物。 在赫胥黎勾勒出来的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人都很幸福,却莫名地让我们不寒而栗。
意义决定论
另一种观点指出,"美丽新世界"之所以可怕,是因为 依赖化学物质所获的的幸福,缺乏了意义感的支撑,只能堕入 无边的虚无。
幸福并不等同于快感,这点不难理解。 但将幸福与意义挂钩同样存在着危险,那就是———— 我们自认为的人生意义常常缺乏一个牢固的、客观的根基。 十字军东征之时,心中想必充满着宗教的使命感; 二战时日本的神风特攻队,同样怀揣着武士道精神对美军舰艇进行自杀式袭击。 然而,以今人的视角来看,我们很难认为他们的死有何意义。 「意义」更像是一种主观信念,或者说自我欺骗。 而为了幸福,我们似乎需要更高效的欺骗手段。
在这方面,宗教是一个无比有效的工具,但对于从小接受无神论教育的我而言,已经 很难去真诚的相信那些看上去无比玄幻的故事。
智慧决定论
佛教的观点则显得更为深刻。佛教认为,幸福既不取决于客观物质条件, 也不取决于主观的期望或者意义感,而取决于智慧。即,放弃 一切对感觉的追求。佛教认为,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总是在无休止的 追求快感。
对此,我的困惑在于,如果我们停止了追求快感,就能够获得幸福吗?如果幸福 不是建立在感觉之上,那么我又如何知道自己获得了佛教所宣称的幸福?
- Utte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