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药学这一专业
password
Sub-item
type
status
date
summary
tags
icon
Parent item
slug
category
学科思维密度低,教育提供的智力开发少的可怜。
对于整个泛生化学科(生、化、药)都是如此。
我本科四年在药学院度过,大一时曾在某实验室待过大半学期,从大二开始自学计算机。就个人体验而言,泛生化类实验的大量时间耗费在重复性劳动和间歇性等待中,这些重复性劳动包括配溶液,养细胞,过柱子,给小鼠打针、灌药......此外,实验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碎片化的等待时间,其中不少对注意力有着零散但必需的需求(比如过柱子需要一直盯着),因此很难高效利用,大部分人只是用朋友圈、小游戏来填充打发。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朝八晚十,大脑的实际使用率也并不高。正如一台开机12个小时的电脑,如果CPU利用率始终不足10%,能做成的工作也只能寥寥。
与此相对的,是我在自学计算机过程中的体验:无论是阅读理论书籍还是编程,往往伴随着大量长时间、高专注的思考,大脑的利用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相同的12小时,如果CPU满负荷运转,背后的智力产出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更进一步讲,不管学什么专业,首先应该认识到自己是脑力工作者,对于大脑的开发、利用乃至升级, 才是一等一的大事。显然,泛生化类专业无法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在很多方面甚至会带来退化。
举例来讲,在很多本科实验课上,日常就是半小时排队称量,一小时等待,一小时操作,而真正动脑思考的时间寥寥十几分钟而已,而这也通常由实验小组的C位代劳了。大部分实验操作过程详细地写在讲义上,遇到意外情况也有实验老师提供解决方案。在这种培养方式下,大部分人的思考能力根本无法得到打磨与锻炼,课程设计更像是追求精熟于某种「手艺」。
很多人把泛生化专业的失势归结于历史进程,认为只是暂时出于寒冬期罢了。而我认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与现代社会对脑力劳动者的需求背道而驰,才是更本质的问题所在。 不管21世纪是谁的世纪,站在浪潮之巅的,始终会是脑力最为卓越、具有强大思考能力的「人」, 而非精熟于重复性操作的「匠」。
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需要等到「实验室革命」的发生——机器替代人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把大量人才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把时间与精力放在idea的开采与理论研究上。
- Utterance